今年纽约佳士得艺术周《重要中国家具及工艺精品》专场落下帷幕,183 件上拍器物中 168 件成功易手,92% 的高成交率与 3184 万美元的单场总成交额,让亚洲艺术市场的韧性再次凸显 —— 无论是成交稳定性还是价格表现,整体都透着扎实的市场底气。
其中,明清官窑瓷器尤其是珐琅彩精品,成了全场 “焦点担当”。一件仅 6.4 厘米直径的雍正珐琅彩酒圆,最终以 158.8 万美元成交,成交价足足是估价的 3 倍,用实力回击了此前对明清官窑市场的看衰声音;康熙时期的精品更是上演 “黑马逆袭”,溢价近 10 倍。这些器物用亮眼表现证明:好的明清官窑,永远不缺市场。
雍正珐琅彩酒圆:巴掌大器物拍出 1129 万,胭脂红釉显帝王工艺
展开剩余88%专场成交价最高的,是一件清雍正珐琅彩胭脂红地缠枝蕃莲纹酒圆。它直径仅 6.4 厘米,不过巴掌大小,最初估价 30-50 万美元,最终以 125 万美元落槌,含佣金 158.8 万美元(约合 1129.8 万元人民币),溢价达 3 倍。
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缠枝蕃莲纹酒圆
「雍正御制」双方框四字楷书款
直径6.4厘米
成交价:158.8万美元(约1129.8万RMB)
这种被称作 “酒圆” 的器型,本是皇室专属把玩小酒杯,拿在手中分量恰到好处。细看它的胭脂红地釉,色泽如初凝的朝霞,在光线下能透出玻璃般的透亮质感 —— 这正是雍正时期珐琅彩料改良的成果:既保留了进口料的鲜亮色泽,又解决了前代发色不稳定的问题。
更难得的是,这种胭脂红釉以金为呈色剂,是康熙晚期创烧的名贵釉种,到雍正、乾隆时期极为流行。清代陈浏在《陶雅》中曾盛赞它:“胭脂红也者,华贵中之佚丽者也…… 匀净明艳,殆亡伦比”,足见其珍贵。
杯身的缠枝蕃莲纹更是尽显工艺:主脉清晰有力,侧枝婉转流畅,花瓣边缘还带着细微的凸起感;底足的 “雍正御制” 双方框楷书款,笔锋挺秀、线条生动,尽显皇家器物的规整与精致。
如今全球存世的雍正珐琅彩不过几百件,像这样完整的胭脂红地酒圆,除了故宫馆藏的几件,私人手中可流通的少之又少。早在 2016 年佳士得香港秋拍,一件相近的雍正珐琅彩小酒杯(直径 6.3 厘米),就曾以 4086 万港元成交,足以见这类器物的收藏价值。
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
佳士得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
尺寸:直径6.3cm
成交价:HKD 40,860,000
康熙珐琅彩碗:溢价近 10 倍成黑马,蓝地工艺难度 “破圈”
如果说雍正酒圆是 “意料之中的高价”,那清康熙珐琅彩蓝地牡丹纹碗就是 “意料之外的惊喜”。这件碗最初估价仅 6-8 万美元,最终却以 70 万美元落槌,含佣金 88.9 万美元(约合 632.5 万元人民币),溢价接近 10 倍,妥妥成了本场 “黑马”。
清康熙 珐琅彩蓝地牡丹纹盌
「康熙御制」双方框四字款
直径12厘米
成交价:88.9万美元(约632.5万RMB)
这件碗的工艺堪称 “康熙珐琅彩标杆”:碗身以宝石蓝釉为地,上面绘着四朵盛放的牡丹,紫红、金黄、草绿三色搭配得热闹却不俗气。要知道,康熙朝珐琅彩多以 “黄地”“红地” 为主,蓝地器因蓝色釉料易与珐琅彩料发生化学反应,烧制难度极高。而这件碗的蓝釉如深海般深邃均匀,牡丹花纹用粉彩绘制,花瓣边缘还以金彩勾勒,形成 “蓝底金边粉花” 的华丽效果,稀缺性不言而喻。
雍正珐琅彩再添亮色,珊瑚红地工艺显巅峰水准
除了上述两件重器,专场中另外两件雍正珐琅彩也表现不俗。
其中一件是清雍正珐琅彩珊瑚红地开光花卉纹酒圆,同样是 6.4 厘米直径。它最巧妙的是 “开光” 设计 —— 像是在珊瑚红地釉上开了一扇扇小窗,窗内绘着折枝花卉,每一处开窗都是一幅小景,走 “一步一景” 的精致路线,最终以 86.4 万美元(约合 614.7 万元人民币)成交。
清雍正 珐琅彩珊瑚红地开光花卉纹酒圆
「雍正御制」双方框四字楷书款
直径6.4厘米
成交价:86.4万美元(约614.7RMB)
另一件是清雍正珐琅彩珊瑚红地花卉纹碗,口径 15 厘米,比酒圆稍大。它的工艺亮点在釉色过渡:碗壁上的花纹从口沿到碗底逐渐变淡,色彩衔接自然流畅,不见生硬痕迹,最终以 44.5 万美元成交,堪称 “实至名归”。
清雍正 珐琅彩珊瑚红地花卉纹盌
「雍正御制」双方框四字楷书款
成交价:44.5万(约316.6RMB)
这两件器物所用的珊瑚红地釉,正是雍正时期达到工艺顶峰的釉种。它们与前文的胭脂红地酒圆一起,不仅展现了雍正瓷匠的高超技艺,更体现出皇室对艺术品 “极致精致” 的追求。
清乾隆 珐琅彩寿山福海碗
明清官窑仍是 “硬通货”:稀缺性 + 文化值,抗住市场波动
这次佳士得秋拍的珐琅彩热潮,再次印证了顶级明清官窑在艺术市场的 “硬通货” 地位 —— 无需过多解释,成交价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明清珐琅彩瓷从康熙到乾隆,始终以胎质细腻、釉面莹润、色彩明艳著称,尤其是乾隆朝,工艺更是达到顶峰,每一笔纹饰、每一层釉色都透着 “皇家讲究”。更重要的是,珐琅彩制作工序复杂、成品率极低,存世数量本就稀少,再加上承载着明清历史文化与帝王审美趣味,“稀缺性 + 文化价值” 的双重加持,让它能抗住市场波动。
当然,并非所有老瓷器都值钱。真正能持续受藏家青睐的,始终是这类兼具稀缺性、顶级工艺与深厚文化属性的优质官窑 —— 它们的价值,从来不止于 “老”,更在于 “精” 与 “珍”。
(备注: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结语:
收藏中国瓷器,不仅是对美的追求,更是对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尊重。深圳三森文物有限责任公司始终秉承“让收藏回归本真”的品牌理念,致力于为藏家和投资者提供专业、便捷的一站式收藏服务。无论您是瓷器收藏的初学者还是资深藏家,我们都将竭诚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领略中国瓷器的无穷魅力!
(本文数据源自雅昌、古籍等权威艺术媒体报道,内容仅作信息分享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)
你的藏品离“破圈”还有多远?
古玩市场的变革需要每一份民间力量的参与。关注三森文物,获取专属藏品流通方案,加入打破拍卖行垄断的实践者行列。记住,马未都的捡漏时代已逝,但数字时代的民藏星辰大海正在开启。
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,少走弯路。关于民间藏品想出手的藏友们请多多关注我们,还是要尊重藏品客观事实,实事求是,以诚相待!你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肯定。
END
征集送拍、鉴赏交流、请私信投稿、谢谢
(送苏富比、佳士得、保利、嘉德、瀚海、永乐、荣宝)个人配资平台
发布于:河南省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